乡村振兴战略:湘乡市毛田镇万亩茶园为“产业强镇”铺路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乡村振兴战略:湘乡市毛田镇万亩茶园为“产业强镇”铺路

万亩茶园为“产业强镇”铺路

——湘乡市毛田镇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纪实

“培育万亩茶园,打造10亿元产业。”这是湘乡市毛田镇提出的奋斗目标。近年来,该镇重拾茶叶产销传统产业,积极扶持香露红、香妃等茶叶企业和合作社做大做强。全镇茶园面积陆续扩大到1.2万余亩,年产值2.88亿元,形成了以东坪村、万洲村等8个村为核心的“毛田镇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”。按照园区发展规划,到2025年,全镇茶叶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.5万亩,新增3-5条茶叶精加工生产线,新增产值0.69亿元。

今年,毛田镇茶叶产业园成功申报湘潭市级特色农业产业园,该镇又在依托茶叶产业向省级“产业强镇”目标迈进。

茶农弃业转行渔业

毛田镇地处娄底、湘潭两市交界处,被水府庙水库三面环绕,山地资源丰富,茶叶产业历史悠久,相传该镇万洲村出产的茶叶曾是朝廷贡品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全镇农户几乎家家有茶园,镇内毛田、崇山和坪花等茶厂远近闻名,家庭小作坊比比皆是,累计年产销茶叶100吨左右,一度成为湘中地区最大的乡镇级茶叶出产地。

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由于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、农村劳动力转移、茶叶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,毛田镇茶叶产业逐渐步入谷底。农户的茶园因疏于打理而逐渐荒废,茶厂相继停产。此后20多年间,在水府庙水库利用网箱养鱼成为村民的一项主业,昔日茶农转型职业渔民。

渔民上岸再续辉煌

2016年底,包括库区网箱养鱼、水上餐饮,以及周边岸上非法采砂洗砂等行业在内,全部被依法取缔。在狠抓“退出网箱养鱼”的过程中,湘乡市、毛田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群众谋求新的出路。经过多方考察,最终选择鼓励村民重拾茶叶生产加工产业,让“茶叶之乡”焕发出新生命。

有政府支持、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大环境吸引,不仅村民乐意改回本行,许多在外经商、办厂的成功人士,也回归故里重新发展茶叶产业。

东坪村村民喻金文的父辈、祖辈,都是种茶、制茶的行家,他自己也对这个行业情有独钟。2016年,喻金文带着在外打拼20余年的积蓄回到村里,投资成立了香露红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(公司),陆续流转了周边3000多亩山地、旱土种茶,并引进先进的绿茶、红茶生产线,新建了现代化加工厂,如今每年可出产茶叶100吨以上。

万洲村村民傅炳乾也于2016年回乡投资创业,陆续流转附近2000亩老茶园,开辟新茶园600余亩,成立了香妃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(公司)。今年,他又扩建茶园240亩,并新建日产茶100公斤的现代化生产线。

这几年,毛田镇的茶叶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,并通过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农业部门的引导扶持,“毛田镇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”应运而生。

目前,园区(镇)18个村有14个村以种茶为主,栽种面积达1.2万亩,其中高标准茶园3800亩。成立了2家茶叶精加工企业和7家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,共有社员1280户,种茶及相关产业农户占全镇农户总数的65%以上,从业人员8000多人。茶叶年产量已达600吨,年产值2.88亿元,占园区(镇)农业生产总产值的51%;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460元,比湘乡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30%。

“茶叶之乡”今非昔比

沧海桑田、时代变迁,毛田镇重拾了“茶叶之乡”“湘中茶都”的美誉,更重要的是生产方式、科技含量、产品质量、品牌效应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各方面也与时俱进,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大显身手。

园区实行“农户+基地+合作社+企业”的运行模式,主要生产红茶、绿茶、清茶、白茶等系列产品,坚持以区域公共品牌“湘乡水府茶”为主导,推动域内品牌整合,努力打造国、省知名品牌,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
目前,拥有省级龙头企业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,市级以上专业合作社2家,已注册“香露红”“湘乡水府茶”等9个茶叶商标,其中“湘乡水府茶”获国家地理地域商标;“香露红”茶叶被认定为全国第八批“一村一品”示范产品,目前正在申报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国家地理地域商标。另外,“香露红”红茶、“水府清”绿茶还荣获第十一届湖南茶业博览会名优茶评比金奖,“水府清”绿茶获第21届中国中部农博会金奖。

毛田镇茶叶产业园是湘乡市茶叶生产的核心示范区和主产区,湘乡市、毛田镇党委政府在财政资金、用地保障、金融服务、科技创新应用、人才支撑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与措施,不断优化组合产业资源,扶持规模龙头企业做大做强,带动整个产业提档升级。近年来,园区积极开展水、电、路、讯、网等基础设施建设、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,全园机械化程度达到85%,茶叶良种覆盖率90%以上。

来源: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武平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
Baidu
map